答记者问丨全力推进商务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天津推出这些举措!

2025-02-28 11:32
 
 
2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强协同抓落实促发展”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局长孙剑楠、一级巡视员周路、副局长李建、副局长刘新国、副局长王亚刚出席,介绍全力推进商务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答记者问
 

 

加快推进制度创新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打造“五型”开放新优势
 
 

天津日报:我们了解到,我市正在加快塑造“五型”开放新优势,今年恰逢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请问商务部门在这方面有哪些工作安排?

孙剑楠:今年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我们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发挥自贸试验区在高水平开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打造我市“五型”开放新优势。
一是加强制度创新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加快构建与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相适应的投资贸易管理体系。实施首创性、集成式创新探索,围绕融资租赁、保税维修、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争取一揽子政策赋能。
二是全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制定并落实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方案,聚焦投资贸易、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流动安全有序,进一步构建制度创新高地。深入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发展。同时,加快自贸试验区成熟经验复制推广,不断释放先行先试改革红利和发展动力。
三是巩固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优势。促进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产业发展,支持航空、盾构机、大型工程机械等项目开展试点业务,推动“两头在外”保税维修、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等试点业务落地见效。发挥融资租赁产业优势,建设飞机、船舶海工等世界级租赁中心,打造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进一步优化汽车贸易服务体系,加快汽车贸易发展,持续巩固平行进口汽车和二手车出口领先地位。

此外,我们还将努力发挥对外开放工作“整合器”作用,调动各方力量,持续完善全市对外开放常态化工作机制,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等领域不断发力,使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制定22项重点任务 64条具体措施 进一步激发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
 
 

人民网: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日益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请问,天津如何抢抓机遇,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周路:2024年,我市在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数字贸易、转型升级服务外包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服贸领域主要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着力深化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9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去年,我们印发了《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布局、完善支撑体系等五个方面,制定了22项重点任务、64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激发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
2025年,我们将紧盯政策措施落地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政策引领作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面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我市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措施,支持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发展,使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持续稳固运输、建筑、旅行等传统优势领域存量,激发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领域增量,全力推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稳中提质、扩容增效。
二是用好开放平台载体。充分发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促进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高水平建设我市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融合,打造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借助服贸会、数贸会等重要展会举办天津企业专场推介会,主办2025年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三是加强服务企业力度。依托数字贸易全球推介平台等,服务传统优势企业在品牌推介、跨境电商、跨境交付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涉外法律、咨询等专业领域服务,为我市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发挥好市服务贸易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深入企业调研服务,纾困解难,不断增强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培育新优势 挖掘新动能 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香港商报: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面对外部风险挑战,请问接下来将采取哪些举措来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李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跨境电商彰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和增长韧性,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去年,我市出台《天津市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积极促进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发展,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509.24亿元,同比增长43%。今年,我们将以发展跨境电商出口为重点,培育新优势、挖掘新动能,力争整体规模再提升30%。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落实海外仓离境即退税、跨关区退货等便利化政策。推动国家外贸稳增长各项工作任务尽快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关、税、汇便利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引育跨境电商平台、卖家企业和配套服务等主体在津落地发展,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二是赋能企业发展。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行动,结合我市自行车、地毯、汽车零部件、五金制品、家具家居用品、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带,精准组织平台与相关企业开展对接交流、专项培训等活动。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加强品牌推广,提升品牌价值,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本土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依据海外消费习惯开展柔性化、定制化生产,推动产品迭代创新。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展参会,拓展多元化市场布局,承接举办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专业活动。
三是推动管理创新。我们将推广零售出口通关一体化平台应用。探索二手商品出口、跨境电商新零售业态。在新兴平台新兴市场布局等方面率先尝试突破,形成先发优势。
四是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完善海、空、铁物流体系支撑,探索跨境电商金融创新应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海外维权能力建设,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建设跨境电商专业智库,努力构建一流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强化与腹地产业的共建共享,服务推动区域跨境电商协同发展。

五是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落实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成立工作专班,做好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省市成熟经验做法,建设跨境电商园区,打造跨境电商综试区升级版。

 

制定重点产业招展图谱 积极打造生根型专业展会项目 搭建广阔合作交流平台
 
 

中国企业报:请问在推进北方会展之都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025年有哪些重点展会?

刘新国:2024年,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已全部建成投用。1月天津市商务局正式挂牌会展工作局,7月天津市会展业促进中心挂牌,天津会展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11月1日,《天津市促进会展业发展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我市促进会展业发展、全面建设“北方会展之都”提供了法律保障。积极推动优化会展营商环境,会展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展利通”等会展线上服务App功能持续丰富,展馆通勤及周边游购娱导引服务更加快捷高效,不断提升展商观众参展体验。2024年我市举办各类展会活动106场、展览面积263万平方米、观展297万人次,较往年实现稳步提升。
2025年,我们将继续全力推动会展经济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专业展馆办展优势,推进《天津市促进会展业发展条例》和促进会展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实施,发挥市会展工作局统筹协调作用,调动全市各部门和各区积极性,引育更多服务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生活、促进消费增长的展览会议活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025年,是天津聚焦大消费、大开放,聚力发展之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在天津举办。同时,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两个全国性行业大展也将在津举办,全国行业龙头企业齐聚天津,将有力促进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此外,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天津国际汽车展、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碧海钓具展、自行车电动车展、工博会、机床展、冰淇淋展等一批长期在津举办的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展会都将有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重点产业招展图谱,围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新能源、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积极打造一批与我市产业关联度高的生根型专业展会项目,为我市产业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合作交流平台。

 

着力构建全市“大消费”格局  从五方面发力提振消费
 
 

天津广播: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请问,我市今年在提振消费工作上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王亚刚: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正如您所说,中央就大力提振消费作出专门部署;市委、市政府也就构建全市“大消费”格局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着力促进生活性商品消费升级、服务性消费潜力释放和有效投资带动的生产性消费。今年,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大消费”统筹,完善工作机制。着眼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好“大消费”整合设计,强化市、区联动,建好用好消费市场监测平台,优化供给、改善环境、培育新增长点,推动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生产性消费提质扩容,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二是推动商品消费升级,稳住消费大盘。要加力实施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去年汽车、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领域换新基础上,扩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汽车方面,扩大报废更新支持范围,提高节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家电方面,在8大品类基础上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也纳入补贴范围,将空调补贴件数从1件增加到最多3件,力求让群众多受惠。支持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培育孵化国货潮品和新消费品牌,促进商品消费扩量增效。
三是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挖掘消费增量。聚焦文旅、体育、健康、“一老一小”、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创造服务消费新需求。建设时代奥城、西北角等特色美食集聚区,打造“美食之都”。构建国际友好型消费环境,扩大邮轮旅游等入境消费。
四是创新多元融合场景,激发消费活力。优化我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推动金街、意风区、文化中心等地标商圈品质提升,导入更多年轻态、沉浸式、互动性的商文旅体健融合业态,大力发展街面经济,建好一刻钟生活圈、菜市场等便民项目。畅通商贸流通体系,做强二手车交易市场,打造改装、租赁、赛事、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场景。培育绿色、数字、智能、“IP+”等新型消费热点。

五是强化政策活动赋能,营造消费氛围。制定实施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消费券等政策,增强综合效应、叠加效应、协同效应。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经典旅游、精彩展演,聚焦老字号、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热点领域,办好精品消费月、京津冀消费季、海河国际消费季、夜生活节等品牌促消费活动,持续改善群众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能级和品质。

 

©天津发布